戴景耀【红色故事】浩荡胸襟耀千秋-南梁纪念馆

戴景耀【红色故事】浩荡胸襟耀千秋-南梁纪念馆

戴景耀点击上方“南梁纪念馆”关注我们查看更多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个人:
他,21岁,在我们认为不经世事的年纪做了“娃娃主席”,与刘志丹、谢子长在西北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他,65岁,在我们认为壮士暮年的时刻出掌祖国南大门,在邓小平、叶剑英的亲自支持、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创建了广东经济特区;他就是习仲勋,一个时刻为党为国尽忠,时刻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
但在他一生里,有着含冤16载的坎坷命运。有张照片定格他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坎坷之后的幸福。照片里是习仲勋的夫人齐心,四个儿女齐桥桥、习安安,习近平和习远平。六口之家仅有五人团聚的合影,但家人的脸上却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刻,他们却等了整整十年。1962年,习仲勋因小说《刘志丹》遭诬陷受审查。文革期间,关于习仲勋的情况众说纷纭,有人说他病逝了,有人说他自杀了。总之,对于习家来说是杳无音讯,十年生死两茫茫。在家人身心俱疲,极度失望的时候,1972年,齐心获准探望受审查的习仲勋,习家老少方知她的丈夫、他们的爸爸还活着,那份激动、那份喜悦,溢于言表。儿女们怀着既兴奋又激动的心情,像归巢的鸟儿从四面八方聚首北京,在王府井中国照相馆里拍下了这张合影。他们约定,见到父亲时,谁都不许流泪,谁也不许哭,不能让父亲担心。
习仲勋蒙冤时,小儿子远平只有6岁。在习远平的心里,父亲早已是一个遥远的梦,梦里的父亲一头乌发,既威严又慈祥,可每次要扑过去抱住他时,父亲却又消失了。见父亲的前夜,远平一夜未眠,思绪万千,想象了无数个与父亲重逢的场景,想象了无数句父亲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可是见到父亲时,他震惊了。父亲与他心中梦中的形象已截然不同,一头乌发已然不见了。瘦了,苍老了,两鬓斑白。父亲凝视着他的至亲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全家人互相打量着,凝视远平时,父亲问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是近平还是远平?”听到他这样问,大家都哭了,习仲勋的泪水也夺眶而出。他一面擦着眼泪一面说:“我高兴!这是我高兴的眼泪!”此时才真正感悟岁月的沧桑巨变,体会到“乡音无改鬓毛衰,孩子相见不相识”的痛苦。但对于家人来说,这次团聚最大的欣慰是父亲还健在,这也是全家人十年来唯一的期盼。

含冤十六载,不忘初心,沉冤得雪的习仲勋回到战友们的身边时,大家都十分吃惊。叶剑英说:仲勋同志,你16年备受磨难,身体竟然还这么健康?毫无疑问,心底无私天地宽,习仲勋在逆境中长年砥砺敏捷的思维、健康的体魄、坚定的信念和对党的无限忠诚,这对他后来主政广东,大胆施行改革开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
2002年5月24日,习仲勋老人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庆阳老区的人民送去人民功臣的绣匾,捧去了南梁的黄土,送上环县的小米,用这种最淳朴的方式,表达了对习老深深的眷恋之情。
一个人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个人一世可歌可泣,泰山梁木。
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坚守着为党为民的信仰,用鲜血和汗水铸造了革命的丰碑;
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世与老区和特区息息相关,西北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先诞生,改革开放中的
广东先走一步;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凛然风骨存于万世,他的浩荡胸襟照耀千秋!
总 编:聂明静
副 总 编:王雅丽
责任编辑:赵高铕
编辑:柴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