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景耀【美丽和平】林寨古村的夏天,诉说着一代又一代儒商的乡土情怀-精准福和

戴景耀【美丽和平】林寨古村的夏天,诉说着一代又一代儒商的乡土情怀-精准福和

戴景耀
翻山越岭,悠悠水土
故人不见,古寨依然
薰南楼内人情气息尚存
颍川旧家又见当年儒商智慧
然百年流光忽逝,水运的亨通早不继
唯是那晒谷场后四角楼
诉说着往日固守一方的威严
- 【 林寨 】 -
林寨古村的夏天

1923 年,15 岁的廖承志进入广州岭南大学附属高中部读书,他吃惊地发现,班上有一名同学是他以前就认识的陈子敬。
廖承志的父亲是当时鼎鼎大名的廖仲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而陈子敬的父亲陈襄廷,则是远在河源和平县的老县长。多年之前,廖承志曾经跟随父母到过一次和平县林寨镇,住在陈襄廷家的四角楼中,并结识了年龄相仿的陈子敬。

第二年暑假,廖承志受陈子敬之邀,再次前往林寨陈家。他们从广州坐车到河源龙川县位于东江上游的老隆镇,再乘船溯流而上并沿着东江支流浰江来到了林寨码头,有趣的乡间暑假生活便开始了。

在林寨,廖承志又一次住进了陈家的四角楼里。那是一种外表极为庞大的单体院落式建筑,建筑方正得像一个盒子,一般都不低于 20 米,外墙上窗户细小,并布满了枪眼,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具有生活功能的小城堡,而且很容易让人想起开平碉楼,但和开平碉楼又很是不同。
陈子敬的父亲陈襄廷已经从县长职位卸任一年,但依然热心教育和地方安全等公益事务,所以为当地百姓所敬重。他是一个角色颇为复杂的人,既是廖仲恺的革命同志,又是实力雄厚的财主,也是和平县当地兼具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地方大富绅。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陈襄廷在当地的四角楼竟然多达五座,每一栋的占地面积都要超过 1000 平方米,并且还有一栋规模可观的洋楼。洋楼内设有当时的时髦家具、高档家具,以及一台留声机。而廖承志便是在洋楼里给当地人传授粤曲粤剧和其他新潮文化的。

四角楼内的漆金木雕(全景网图)
到 1930 年,陈襄廷又在林寨建了一栋新楼,其气派和精细程度更甚于以前的四角楼,漆金木雕、精巧石雕、彩色玻璃,中西结合,极其讲究,而他为之取名为“颍川旧家”。

颍川旧家(河源网)
颍川是陈氏郡望。门头的匾额由民国著名书法家谭泽闿所写。宅第内,处处显示着主人的品位,厅中槅门和屏风隔扇上,雕刻精美,书有勤俭持家、孝友传家等词句。


林寨古村的稻田种植(全景网)

河源多山,浰江从重峦叠嶂中流淌出来,在林寨冲出了一大块平地,不仅适合大面积的稻田耕种,更成为浰江水上运输的重要集散之地。林寨码头便是东江上游非常重要的一个水运物流集散中心,林寨因此而兴。”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陆路运输尚未兴起,浰江两岸辟有四大码头,作为粤北、赣南等地区的货物和人流的中转地。临近浰江的商铺,则多设有埠头,供自家装卸货物之需。林寨新街市开埠之初,两岸交通往来全凭横水渡舟。后来当地富绅商贾捐建起一座有 21 个桥墩的浰河桥,便利了两岸往来,是东江溯流而上的第一桥。

临水的林寨古村(河源市政务网图)
旧时林寨街市长约 0.5 公里,位于大岭山下,依傍着浰江。街市上商铺林立,各种当铺、药材店、镶牙店、铁匠铺、刨烟店、缝衣店一应俱全,而且当地也兴起了产业,开办了染织厂、缫丝厂、造船厂、石灰窑、油坊、酿酒厂。往来的人多了,外商会馆、戏台、神坛文庙也跟着兴旺起来。
水运商贸的繁盛,推动了林寨的兴盛,每逢农历三、六、九圩日,来自广州、潮汕、兴宁、梅县、河源乃至赣南、福建等地的商贾云集于此,操着“官话”、潮汕话、白话、客家话和当地人交易。

(全景网图)


熏南楼,最早的乡村银行


从明朝中后期到民国时期,下镇村、兴井村不足 2 平方公里的地方,兴建起了 24 幢体量可观的四角楼。林寨镇下辖的 48 个自然村,无论是丘陵地区还是平原,处处都有四角楼,大小不一的四角楼则多达 248 个,堪称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
而今天来看,民国初期建的四角楼是最多的。民国初期,社会大转型,兵匪难分,尤其匪患,到处抢劫掠夺,林寨同样饱受涂炭,急需坚固的堡垒来防范匪患、兵乱。再加上林寨陈氏已经有了很雄厚的资本积累,于是高大的四角楼纷纷拔地而起。

四角楼(全景网图)
四角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独一无二的特殊类型,集防洪、防卫、防盗、居住、仓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每座四角楼都留有数十个石头枪眼,用于瞭望和打枪,有梅花形的、工字形的、葫芦形的、水滴形的,既实用又美观。
当然,人们并不只是缩在城堡之内被动防守,作为当地富绅,陈氏还得出钱出力主动击匪。陈襄廷便自出经费,招募训练勇士 25 名,自筹枪弹补给,并在林寨街腾出三间店铺作为营地,一听到报警,便令击匪缉盗。

古旧的街巷述说着过往的故事
早在咸丰年间,四角楼已经体现出了非常强的防守能力。太平天国石达开的一个部将带兵经过林寨镇,曾经攻打过永贞楼,关上了楼门后的永贞楼变成坚固的堡垒,守卫者在楼内死守,太平军久攻不下最终放弃。目前永贞楼除了四个兀角被拆掉,较好地保留了原貌,现已被改造为一个颇有特色的客栈。
后来建设的四角楼更为庞大,其中规模最大的应数谦光楼。这座四角楼建于民国 6 年,五进三幢的格局,有 11个天井、18 个厅堂,全楼 324 间,楼内水井、粮仓、厨房一应俱全,最多可容纳 500 多人居住,简直是一座微型的城池。民国时期,陈济棠、陈炯明的部队曾驻扎于此。解放战争时期,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也曾把司令部设置在谦光楼内。

四角楼内的家训、警句(全景网)
谦光楼屏风和隔扇上分别书有“是亦为政”“克和阙中”“东辉太乙”“西焕长庚”“燕翼诒谋”“兰桂腾芳”等寓意吉祥的词语,楼内的许多雕刻和壁画,都透露着客家儒商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在四角楼坚固的外墙之内,屋主们则保留着一种富贵与优雅的生活。

河源市政务网图
在林寨古宅中,除了极尽精美的各种雕刻,还常常可以看到“勤俭和忍”“孝友传家”“惟怀永图”等家训、警句,可以看见教训子孙勤俭仁德的对联。
林寨崇文重教,素有“文化之乡”之美誉。早年的林寨,仅下镇一村就有私塾六间。如今,私塾作为一种教书育人的场所,早已不复存在,但当年六间私塾之一的青园书塾依然保存完好,门前的对联清晰可辨:青灯照读人文蔚,云路联鹿士气扬。
每年端午节,林寨便会在浰江上举行龙舟比赛。1958年,因为历史原因,龙舟比赛中断。到 1999 年,中断了四十多年的端午龙舟竞渡的鼓声在浰江上再度响起。那些老旧的四角楼,大多门户洞开,陈列一些已经很难再见到的老式用具和物件。曾经房屋的主人,变成了贴在墙上的图片,或者只在介绍的文字里。2012 年,林寨古村获得“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称号。

过去刚猛的建筑如今前面空地成了绝佳的晒谷场
历史的烟云散去,浰江的繁忙不再有,林寨街市过往的繁华也已远去,曾经威严的四角楼的门前平地变成了农夫的晒谷场。古井里的井水依然清澈,池塘里荷花正在绽放,幼童在乡间小路上嬉笑和奔跑。



本文摘自文旅中国丛书《乡愁里的广东》,作者许伟明、余婷婷。文章原标题为《林寨:林寨古村的夏天》,作者许伟明,摄影许伟明,部分图片来源于全景网等。

━━━━━
来源:广东旅游、河源乡情报公众号
━━━━━

声明: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XXX或转自:XXX(非本公众号)"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注明,若因故疏忽,造成漏注,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