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景耀【经典】《滕王阁序》与天才王勃、地才文征明-恒科莱文艺

戴景耀【经典】《滕王阁序》与天才王勃、地才文征明-恒科莱文艺

戴景耀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誉盛至今。
650年,王勃出生于山西龙门的一个名门望族。族中牛人如云:爷爷王通是隋末唐初的文化名人,“十五为人师”,门生遍天下;爷爷的弟弟王绩是十一岁就名动京城的“神童仙子”,五言律诗奠基人,代表作《野望》;爷爷的哥哥王度是《古镜记》作者,开唐代传奇之先河;王勃的哥哥王勮(jù)也是天才少年,20岁就考中了进士!
可我们的王勃更牛,彻底将家族的神童基因发挥到了极致:他六岁开始写文章,“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九岁时读隋唐超级大儒颜师古注释的《汉书》,居然挑出了一箩筐的错误,撰了10卷长文名为《汉书指瑕》。这就好比今天一个九岁孩子,读了唐诗三百首,然后写了一本比唐诗三百首还厚的书,论证书中诗词注释的谬误之处。就这样,九岁的王勃已经开始在大唐的文学江湖发出耀眼的光芒。接下来更是牛无止境,13岁就开始到处给官场政要投简历找工作。14岁直接上书当朝宰相,直抒政见,针砭时弊,宰相读罢击节赞叹,大呼神童,当即就向朝廷写了封推荐信。15岁呈《乾元殿颂》,唐高宗展卷而阅,忍不住连连惊叹:“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啊!”。16岁便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可谓年少得志。十几岁已经站在了绝大部分人一辈子也到不了的高度,前途犹如探照灯,光芒耀目。到长安没几天,自带天才光环的王勃就被沛王(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第六子)挖到自己王府做事。从此鱼跃龙门,一帮未成年人整天一起上街喝酒,斗鸡泡妞。当时,唐代上流社会的王公贵族们都流行玩斗鸡,沛王和弟弟英王更是其中的资深玩家。
一次兄弟俩又组织了斗鸡大赛,沛王就命王勃写一篇斗鸡的檄文助威,也相当于向英王的鸡下战书。没想到随手一写就刷了屏,这篇文采飞扬的《檄英王鸡文》被斗鸡爱好者们疯狂转发分享朋友圈,还在热烈讨论到底哪个王爷的战鸡更厉害,准备设赌下注了。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未成年人玩耍逗乐的小插曲给王勃在青云直上的路上来了个急刹车——唐高宗看到这篇檄文勃然大怒,下令将王勃逐出王府,解除一切职务!原来他触碰到了帝王家最敏感的那根弦。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当皇帝的?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唐高宗李治当太子的过程,虽然没到腥风血雨的程度,那也是惊心动魄,暗潮汹涌。王勃以为写篇檄文只是玩耍助兴,但在皇帝眼里就是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就这样,一个位居初唐诗坛四大天王之首的青年文豪兼朝廷命官,一下子成了一个无业游民。 失业的王勃决定离开伤心的长安,去找寻诗和远方。自然想起了自己的好哥们杜少府,王勃曾为他写过至今传唱不息的名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想到这,王勃就直奔杜少府所在的蜀州。四川的各地官员听说文坛天才要来了,一个个激动得睡不着觉,纷纷派下属在驿站围追堵截,偶像所到之处不仅管吃管住,还兼陪游山玩水——古代追星族也疯狂啊!在这期间的某个深秋之夜,蜀地的月亮显得异常皎洁。原来,十九岁的王勃在这个夜晚又写出了一首撼动诗坛的作品——《江亭夜月送别》。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又是一首美不胜收的送别诗。简单的20个字,没有泪水涟涟,也没写依依不舍,所有的离情都凝在一个“寒”字之中,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这就是高手。跋涉了一个又一个城市的山水,别过了一拨又一拨的粉丝,一晃居然三年已过,吃多了麻辣烫,酸辣粉,王勃想起取道江南去探望远在交趾的父亲的。 王勃沿水路先到了洪州(今南昌),自然要登临当地名胜滕王阁了。无巧不成书。洪州的阎都督因为重修了滕王阁,正打算趁着重阳节放假,在阁内举办个文学派对,听说王勃恰好路过,阎都督赶紧差人向文坛天才送上了邀请函。宴会之上,酒过三巡,阎都督热情号召大家选派代表为本次重阳赛诗会作序。他真的是想搞作文比赛吗?错了,其实人选早就内定了——都督的女婿吴子章早就提前写好了一篇稿子打算在派对上一鸣惊人。在座的客人心知肚明,都装傻充愣推辞不写。女婿得意洋洋,正准备把早已背的滚瓜烂熟的文章默写下来,忽然,只见王勃同学放下手中啃了一半的鸡腿,高声道:“让我来!”
从此,响彻文坛,亘古烁今的名篇《滕王阁序》在王勃徐徐地吟诵下横空出世——“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这篇旁征博引、辞藻富丽、韵律优美、亦景亦情的佳作震惊四座,大家不得不叹服:“天才呀,天才!”《滕王阁序》不仅震动了当时文士,更是光照后世文坛。甚至惊服了七百多年后的文征明。文徵明(1470—1559),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然而,文征明不属于天才类的人物,他从小文征明是个不聪慧的孩子,但是他很勤奋。对于诗词歌赋没有先天的优势只有靠后天来弥补。上学时期,其他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嬉戏玩耍,但是文征明却在角落里默默地读书练字,一副书呆子的样子。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成功,到了晚年54岁的时候,才被推荐做了个翰林待诏。做官不几年,便辞官归乡,把所有精力放在了诗、文、书、画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是金子总会发光,地才(靠勤奋成才的人)文征明最终成为“吴中四才子”之一。勤奋的文征明对天才王勃佩服之至,不仅常常吟诵《滕王阁序》,而且用自己最擅长的行书写下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