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景耀【羊城文脉】汉代老广的生活小智慧,都藏在这些文物里!-广府新语

戴景耀【羊城文脉】汉代老广的生活小智慧,都藏在这些文物里!-广府新语

戴景耀【栏目介绍】为发扬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城市精神和文化魅力,“羊城文脉”栏目讲述南粤先贤、羊城历史文化故事,传承城市文脉,增强广大市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对广州的文化认同。
广州博物馆今年春节更新了长期馆藏陈设,将馆藏文物与古代岭南人的衣食住行结合起来进行介绍。汉代广州人的生活藏了什么小智慧?今天,随小编一起看看文物背后代代相传的岭南生活美学。
汉代陶灶:岭南人最早对热能的认识与利用

这件1956年广州市海珠区大元岗出土的陶灶长29.4厘米、高15.5厘米。灶身长方形,上面放置二釜一锅以煮食。灶后有龙首形烟突,以免炊烟对人造成直接影响,环保又美观。灶门为落地拱形,地台左侧有一俑,执扇扇火,右侧一狗蹲坐,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尤其引人注意的是,灶台两边各贴着三口水缸,这样在灶台烧热的时候,不仅可以在上面煮饭,还可以同时利用余热来温水,体现了古代岭南人民的生活智慧。
细心的读者会奇怪,按人俑比例来看,这灶台会不会太大了呢?不一定。广州博物馆助理馆员邓颖瑜告诉我,这件陶器有可能进行了艺术夸张,但在《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中,也有介绍过现在仍然在民间大型活动,如红白喜事时临时搭建的巨大的土灶。人们在院子里用泥巴或砖临时搭建一列斜面土灶,有九或十个连灶眼,每个灶眼的火力强度由强到弱,正好可以同时进行爆炒、炖煮等不同烹饪工作,这与这件陶灶体现出来的生活智慧,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邓颖瑜还提示我注意这件陶灶灶门两侧及上部模印的菱形几何纹,这种花纹广泛出现在岭南出土的汉代器物中,与北方出土的灶的人形、动植物纹饰有所不同,说明岭南地区审美角度有别于北方中原文化。此灶设计科学合理,是反映汉代岭南人对热能的认识与充分利用的最早例证。
九大簋的“簋”是什么?岭南地区日常食器了解一下
如果有老广对你说“今晚请你吃九大簋(guǐ)”,那你可就有口福啦!这可是粤人请客吃饭的最高规格,什么烤乳猪、白切鸡、发菜扒鸭、豉汁蟠龙鳝……不光味道好,口彩意头也件件上佳。可你知道“簋”是什么吗?
邓颖瑜介绍说,簋是商代开始出现的,西周中期之后,主要作为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皿,也是重要的礼器。出土所见的簋,多数为青铜制或陶制,广州博物馆陈列展中这件陶簋是西汉时期的,1955年出土于大元岗,它的容量,大约可以盛得下5~6个人的饭。

簋:商代开始出现,也是重要的礼器。
就簋这种器物自身的发展过程来看,有无耳、两耳、三耳甚至四耳之分,通常来说。越是早期的簋就越倾向于无耳,然后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人们开始给它装上了耳,便于提携移动。广州博物馆这件陶簋是无耳的,按照时间线,西汉时期这种碗钵形无耳圈足簋在中原早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在岭南地区,簋仍是日常食器,且设计更为实用、科学。


邓颖瑜指着陶簋口沿让我注意:“仔细观察这件陶簋可以发现,其口沿的两边分别留有一对小圆孔(上图中红色标注处),便于插上一双筷子,让簋盖架起来,簋中的饭菜得以散热,以防变馊;另外如果簋太重或过热不便移动,也能用提钩穿入两边的小圆孔,把簋提起来,再放置到指定的地方。”
这不禁让人想到今天我们吃潮汕牛肉火锅的时候,也会用两根长筷子架在锅上,以搭放涮牛肉的漏勺。
汉代老广的生活小智慧,你get到了吗?
鼎与簋商周时期,鼎与簋是贵族身份象征
说完簋,再说说鼎。在广州博物馆“城标·城史——广州历史陈列”长期陈列展的二楼展厅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只有趣的“越式鼎”,虽然与中原地区一些博物馆中堪称国宝的重器相比,它们显得器型较小,纹饰简单,但却很能体现岭南地区的文化特色。

越式“食官第一”陶鼎。
先看这个西汉早期的陶鼎,它是1953年梓元岗汉墓出土的,是南越国时期的文物,腹部横着刻有“食官第一”四个篆字——请将头向左偏90°,就能看清这四个字了。“食官”是王室中掌管膳食的官名,“第一”是编号。隔了三个展柜,我们还能看见一件青铜材质的西汉越式鼎,1954年于建设新村汉墓出土。这一类鼎因为起源于岭南地区,所以被称为“越式鼎”,与中原地区的铜鼎在造型上有所区别,最主要的特征是鼎足——就是我们说的三条腿儿是扁三角形的,是直的,而中原地区的鼎足一般是圆形,兽足,这反映了南越国的青铜冶炼水平。
商周时期,鼎与簋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尤其西周时列鼎列簋制度形成,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你发现了吗?作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簋一般是偶数出现,唯独岭南地区的粤港澳一带,不说“八大碗”,而说“九大簋”。

邓颖瑜在一篇发表在广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中介绍说:“古人说‘造化之初,九大相争’。‘九大’即风、云、雷、雨、海、火、日、地、天,乃万物之最。广东人说‘九大簋’,含有极其丰盛、隆重之意,不仅是说菜式丰盛贵重,还包含了对所宴请之人的极度重视与尊敬。”
正像《舌尖上的中国3》节目中的那段话所说的,“炊煮,盛食,进食,饮用,贮藏,中国人的厨房,充满了我们熟悉的器物。它们沾染着烟火,沉淀着岁月。在天长地久的使用中,这些器物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美食消散,器物永恒。无论我们是否记得,它们始终沉默而忠诚地存在着。”
陶囷东汉,1954年东山岗汉墓出土

陶囷([qūn])
汉代岭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耕作技术迅速提高,粮食增产,储备场所也就应运而生。这是一种贮存粮食用的囷(方形的叫仓,圆形的叫囷),像伞形一样的盖上刻着下垂的蓖状纹,表示这个盖是用稻草编起来,一层层叠着盖的。囷壁上划有像竹木结构一样的竖线纹,表示它的实物应该是用竹席木柱围成的。小小的陶器上细心地表现出实物的材质结构,是当时汉代重视丧葬礼仪、“视死如生”的表现,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也是非常贴心了。这种粮仓、粮囷的出现,说明储存粮食已经成为当时农业生产的重要流程,也说明农业的发达。可以看到,这个囷用几根圆柱承托在半空中,高离地面的干栏式仓库,在高温多雨的岭南更注重通风防潮,有利于对谷物的保存。
陶八联罐西汉,1956年麻鹰岗出土

陶八联罐
西汉岭南地区,有一种罐子颇为流行——陶联罐。这类联罐由若干小罐组成,每个罐子带盖,盖钮一般以鹿、鸟等动物造型为主。常见的有双联罐、三联罐、四联罐,以及最普遍的五联罐,而广州博物馆的八联罐由8个圆罐组成,其中6个大罐分列两行,2个小罐在中间,与大罐相连,看来设计者的平面几何学得不错。八罐下面为长方形底座。这是因为汉代没有桌椅,人们坐在席子上,所以用具下面有个底座高度更适合使用。
““我们今天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文化习俗,其实早就形成了,它们不仅通过一代代人言传身教保留下来,同时也在文物器皿中流传下了信息。希望观众能感觉到文物是有温度的,它蕴含着人的情感,民族的记忆,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有联系。””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图片由广州博物馆提供
【编辑 橙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