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视频【视频】知乎2万赞:人生应该活成什么样子?-曾少贤

【视频】知乎2万赞:人生应该活成什么样子?-曾少贤


曾少说: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需要得到什么东西,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是幸福,是满足的?
对于这两个问题,相信很多人会认为,只要自己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挣到足够的金钱,或者去到某个地方旅行之后,自己就会幸福无比。
但实际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哈佛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果,却和我们一贯的认知大相径庭,相信这个TED演讲,会刷新你对于「什么是幸福」的看法。
PS:本文作者系知友YorN,转载已获得其授权。
以下是正文
哈佛大学有一个历时75年的研究项目,叫 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哈佛成人发展研究),这个项目于1938年启动零乐网,研究人员密切跟踪并调查了724名参与者的生活。
几十年之后,这些人进入了各行各业,有的人成了律师、医生、商人……其中一个名叫约翰·F·肯尼迪的学生还当上了美国总统。
还有一些人则沦为酒鬼、职场失意者或者患上了心理疾病。
经过75年,724名参与者中还有60人在世,他们都已经年过九旬了,连项目的主导者也已经换了四任。
研究的结果揭示了导致不同人生境遇差别的影响因素。
虽然他们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者也知道大多数人不会去阅读那些学术论文。
2015年,这个项目的现任主导者Robert Waldinger教授在TED做了一次演讲,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他们的研究发现:

TED:如何才能过好这一生
演讲实录全文:
在我们的人生中 是什么让我们保持健康且幸福呢?如果现在你可以为未来的自己投资,你会把时间和精力投资在哪里呢?最近在千禧一代中有这么一个调查,问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超过80%的人说,最大的生活目标就是要有钱。还有50%的年轻人说,另一个重要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出名。
00:38
笑声
00:40
而且我们总是被灌输要投入工作,要加倍努力要成就更多。我们被灌输了这样一种观念,只有做到刚才说的这些,才能有好日子过。要人们纵观整个人生,想象各种选择,以及这些选择最终导致的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关于人的一生,我们能了解到的,大部分都是通过人的回忆得来,但众所周知,大部分都是事后诸葛。一生中,我们会忘记很多发生过的事情,而且记忆常常不可靠。
01:24
但如果我们可以从头到尾地纵观人的一生呢?如果我们可以跟踪研究一个人,从他少年时代开始,一直到他步入晚年。 看看究竟是什么让人们保持快乐和健康呢?
01:43
我们做到了。哈佛大学(进行的)这项关于成人发展的研究,可能是同类研究中耗时最长的。在75年时间里,我们跟踪了724个人的一生,年复一年,了解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健康状况。当然林正豪,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完全不知道他们的人生将走向何方。
02:13
像这样的研究少之又少,像这样的项目几乎都会在10年内终止,因为有许多人会中途退出,或者是研究资金不足,或者是研究者转换方向,或者去世,然后项目无人接手。但感谢幸运女神的眷顾和几代研究人员的坚持不懈全秀珍,这个项目存活下来了。目前这724人中仍有60人在世,仍然在参与研究,大多数人已经90多岁了。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研究他们的子孙后代,人数多达2000多人。 我是这个项目的第四任负责人。
03:03
从1938年起,我们开始跟踪两组人的生活极品姑爷。第一组加入这个项目的人,当年在哈佛大学上大二。他们在二战期间大学毕业,大部分人都参军作战了。 我们追踪的第二组人是一群来自波士顿贫民区的小男孩,他们之所以被选中, 主要是因为他们来自20世纪30年代波士顿最困难最贫困的家庭。大部分住在廉价公寓里,很多都没有冷热水供应。
03:42
在加入这个项目时,这些年轻人都接受了面试,接受了身体检查。 我们挨家挨户走访了他们的父母,然后这些年轻人长大成人, 进入到社会各个阶层, 成为了工人、律师、砖匠、医生, 还有一位成了美国总统。有人成为酒鬼,有人患了精神分裂。有人从社会最底层一路青云直上,也有人恰相反,掉落云端。
04:23
这个项目的创始人们芽芽帮,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75年后的今天,我会站在这里, 告诉你们这个项目还在继续。每两年,我们耐心而专注的研究人员会打电话给我们的研究对象, 问他们是否愿意再做一套关于他们生活的问卷。
04:48
那些来自波士顿的人问我们,“为什么你们一直想研究我?我的生活是很无趣的。”但哈佛的人从没这样问过。
04:59
笑声
05:08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人的生活,我们不光给他们发问卷,我们还在他们家客厅采访他们。从他们医生那儿拿病历,抽他们的血,扫描他们的大脑,跟他们的孩子聊天。我们拍摄下他们和妻子谈话的场景,聊的都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大约在10年前,我们终于开口问他们的妻子,是否愿意加入我们的研究,很多女士都说:“是啊,终于轮到我们了。”
05:38
笑声
05:39
那么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呢?那长达几万页的数据记录警路官途 ,记录了他们的生活,我们从这些记录中间,到底学到了什么?不是关于财富名望或更加努力工作。从75年的研究中,我们得到的最明确的结论是: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人更加快乐和健康,就这样。
06:11
关于人际关系,我们得到三大结论。第一,社会关系对我们是有益的,而孤独寂寞有害健康。宇宙大爆炸视频我们发现,那些跟家庭成员更亲近的人,更爱与朋友、与邻居交往的人,会比那些不善交际离群索居的人,更快乐,更健康,更长寿,孤独寂寞是有害健康的。那些“被孤立”的人,跟不孤单的人相比,往往更加不快乐,等他们人到中年时健康状况下降更快,大脑功能下降得更快, 也没那么长寿。可惜的是长久以来每5个美国人中就至少有1个声称自己是孤独的。
07:07
而且即便你身在人群中,甚至已经结婚了,你还是可能感到孤独。因此我们得到的第二大结论是,不是你有多少朋友, 也不是你身边有没有伴侣嘉麟纪事,真正有影响的是这些关系的质量。整天吵吵闹闹,对健康是有害的。比如成天吵架,没有爱的婚姻,对健康的影响或许比离婚还大。而关系和睦融洽欧诗顿, 则对我们的健康有益。
07:45
当我们的研究对象步入80岁时,我们会回顾他们的中年生活,看我们能否预测哪些人会在八九十岁时过得快乐健康,哪些人不会。我们把他们50岁时的所有信息进行汇总分析, 发现决定他们将如何老去的,并不是他们中年时的胆固醇水平,而是他们对婚姻生活的满意度。那些在50岁时满意度最高的人,在80岁时也是最健康的。另外,良好和亲密的婚姻关系能减缓衰老带来的痛苦。参与者中那些最幸福的夫妻告诉我们陈少荣 ,在他们80多岁时哪怕身体出现各种毛病,他们依旧觉得日子很幸福。而那些婚姻不快乐的人,身体上会出现更多不适,因为坏情绪把身体的痛苦放大了。
08:52
关于婚姻和健康的关系,我们得到的第三大结论是,幸福的婚姻不单能保护我们的身体,还能保护我们的大脑。研究发现,如果在80多岁时你的婚姻生活还温暖和睦,你对自己的另一半依然信任有加,知道对方在关键时刻能指望得上,那么你的记忆力都不容易衰退。而反过来,那些觉得无法信任自己的另一半的人,记忆力会更早表现出衰退。幸福的婚姻,并不意味着从不拌嘴。有些夫妻,八九十岁了还天天斗嘴,但只要他们坚信在关键时刻对方能靠得住,那这些争吵顶多只是生活的调味剂。
09:49
所以请记住,幸福和睦的婚姻对健康是有利的,这是永恒的真理。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办不到呢?因为我们是人类。我们总喜欢找捷径,总想一劳永逸, 找到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人际关系麻烦又复杂,与家人、朋友相处需要努力付出,一点也不高大上,而且需要一辈子投入,无穷无尽。在我们长达75年的研究中,那些最享受退休生活的人,是那些主动用玩伴来替代工作伙伴的人。就像开头我说过的千禧一代一样,我们跟踪研究的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坚信名望、财富和成就是他们过上好日子的保证。但在75年的时间里, 我们的研究一次次地证明日子过得最好的是那些主动与人交往的人,与家人、朋友或者邻居。
11:09
那么你们呢?也许你现在25岁,或者40岁,或者60岁。怎样才算主动与人交往呢?
11:19
嗯,我想有很多种方法吧。最简单的,别再跟屏幕聊天了,去跟人聊天,或者一起尝试些新事物,让关系恢复活力,一起散个步呀,晚上约个会呀,或者给多年未曾联系的亲戚打个电话,因为这种家庭不和睦太常见了,但它带来的伤害又很大,尤其对那些喜欢生闷气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11:52
我想引用马克吐温的一段话来作为结束。 一个多世纪前,他回首自己的人生,写下这样一段话:“时光荏苒,生命短暂,别将时间浪费在争吵、道歉、伤心和责备上。用时间去爱吧,哪怕只有一瞬间,也不要辜负。”
12:22
美好人生,从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
12:27
谢谢大家。
12:28
掌声
Translated by Lee Li
Reviewed by Alvin Lee
这个13分钟的演讲只是75年研究的一个缩影,想了解全貌的建议去该项目的官网看看:
http://www.adultdevelopmentstudy.org/
除了文字介绍之外对马海战,官网上还有一个展现这75年研究进程的交互式图表。

目前这个研究小组已经在准备第二代的研究,目标人群是上一次参与者的子女,预计总人数大约有2000多人。
第二代研究将主要关注童年经历对中年健康的影响。详见:
http://www.adultdevelopmentstudy.org/2nd-generation-study
很多人对这个演讲和研究有些误解,彭程程补充一下:
① 这个演讲是研究结果大幅度的简化后的呈现,完整的结果要复杂的多,演讲者简化了结论,是考虑到受众和场合的关系。
② 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关系和规律,初衷并不是为了教大家怎么做人,研究者把过程、结果完整客观地呈现出来(论文),供后人参考,或是在这个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
③ 研究都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论文里肯定会详细写明各种条件。所以,用研究结果指导个人生活时要谨慎,不要轻易地给自己的人生下判断。
④ “人应该活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如果有,人生就没有意义了。任何回答都只是让大家多一些参考的维度。
参考:
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12394
字幕视频来源:
http://dwz.cn/VDXG0zjr
昨天发的干货文章,因为标题起的不好,导致阅读量惨不忍睹,没有看过的朋友,真的建议你去看看;看过的朋友们,可以的话,帮曾少转发到朋友圈,比心!!
就是下面的这个链接